深圳回应逾十万棵树受损质疑:种植过密抗风差

2012 08/01 08:56 来源:互联网
“韦森特”来袭,农林路上30多棵树被台风刮倒(资料图片)。 “韦森特”来袭,农林路上30多棵树被台风刮倒(资料图片)。

   昨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质疑,台风“韦森特”来袭,造成深圳市11.5万棵树受损 ,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树倒报告仅1387宗,形成了反差。昨天中午,市城管局局长蒙敬杭做客深圳电台“民心桥”节目时,就“韦森特”强台风造成11.5万棵树损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晶报记者 陈晓航 郑毅 实习生 黄骋

  “韦森特”击倒深圳树木

  引《人民日报》关注

  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综合该报记者吕绍刚及新华社报道,在社会版刊登题为《深港树木损伤为何相差悬殊》的报道。文章除对深港两地倒树情况作对比外,还将大批移植导致树木树龄太短、短时间内多次更换行道树导致树根未稳、城建施工太多移植频繁、树种选择不当容易倒伏,列为此次树木大规模倒伏的“4宗罪”。

  对以上质疑,深圳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副处长吴豪介绍,台风“韦森特”致深圳受损树木达11.5万棵,而该数据,是对深圳市各区受损树木的总数统计,其中歪斜、断枝等不同程度受损的树木就有8万余棵,倒伏的数字是2.8万棵,并回应称,2003年台风“杜鹃”对深圳市内树木的损毁为2.8万棵,这次香港的千余棵是指倒伏数,“统计口径不同,是造成11.5万这个数字在与‘杜鹃’或香港此次数据进行对比时,都特别‘显眼’的原因所在。事实上,‘韦森特’对树木的破坏并不及‘杜鹃’。”

  吴豪还认为:“香港的土地面积、绿化面积都远小于深圳,新树也少,并不具有可比性。”

  承认树木种植过密抗风差

  深圳市城管局园林与林业处副处长黄添仁则承认,树木种植的密度,对抗击台风来说有一定影响,过密会使阻挡台风时受力过大,受不起力就会被吹倒。“2010年至2011年,深圳市栽植了不少新树。这次台风吹倒的树木中,的确有不少是树龄仅一两年的新树。”

  有关城管人员也解释,由于深圳是全国生态园林城市,遵循“不造成交通安全影响下,进行广泛的树种选择”原则,景观树木的种植以小树为主。对深圳市民提出的取消部分树种、更换树种的建议,将综合考虑市民意见,与行业专家进行探讨,平衡选择树种,尽量减小台风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将增加抗风性强树种

  《人民日报》报道还就城市究竟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树种与合适的绿化方式与进度,发表专家意见。如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詹志勇就认为,树种选择不当,是香港和深圳绿化最严重的问题。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黄重远则表示,此前深圳市为了美观,种植了大量抗风能力差的树种。但是,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在景观树种的美观和安全性上应取得平衡,适当更换成小叶榕和芒果、扁桃树等抗风性强的树种。

  回应

  蒙敬杭:台风毁掉大树并不太多

  昨日中午,市城管局局长蒙敬杭做客“民心桥”节目时,也对“韦森特”强台风造成11.5万棵树损毁一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蒙敬杭表示,该数据为“全口径”数字,即受损树木的总量是11.5万,事实上,真正毁掉而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数字并不大。

  市城管绿化管理处处长朱伟华对相关数据的进一步解答是,“韦森特”过后,据统计,倒在路上影响交通需马上清理的树木有3141棵,其余全市各区域被吹倒了的树木有2万多棵,这其中包括了很多新种植的树苗,因为种植时间短,所以,这部分树木难以承受13级的台风,但如果重新种植后,基本上都可以存活,因此造成损失不大,而其他都是被吹歪或受损落叶断枝的树木。

  按照过往数据来看, 全毁掉的树木占受损树木总量中的比例最多不超过5%,与往年台风造成树木损失量对比,这次台风损失量并无明显增加。朱伟华表示,近年来深圳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此次台风损毁的树木对交通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很多,导致很多树木必须立刻清理掉。

  针对绿化树种的选择问题,蒙敬杭说,没有哪一种树木拥有绝对的抗风能力,只能说相对选择抗风能力较好,根扎的深的树种。同时他也举例,岭南地区大量生长的榕树,尽管根系扎得非常深,但此次台风也同样吹倒了很多榕树,即使是抗风能力比较强的树种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并且该树种存在对道路有一定破坏性的缺陷。

  就刚召开的全市绿化会议上提出的“八年规划”目标,蒙敬杭表示,将对各区绿化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扩大宣传,力争通过八年的再提升,使深圳的绿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相关新闻

   善奖惩办法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

  晶报讯(记者 郑毅 实习生 黄骋)昨日,市城管局局长蒙敬杭在深圳电台“民心桥”节目中还提及,城管部门还将 善奖惩办法全面推进垃圾分类。

  全市最大垃圾焚烧厂建成后

  每天可无害化处理5000吨垃圾

  蒙敬杭表示,今年全市将设置500个试验点,到2015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以有效的行动来预防和解决“垃圾围城”的危机。他强调,一座城市推进垃圾分类有效开展,需要广大市民广泛参与和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这两大必不可少条件。

  据了解,目前全市最大的垃圾焚烧厂选址在坪地街道,建成后每天可无害化处理5000吨垃圾,近期马上就要进行公示,城管部门对该项目将实行严格的监督,甚至考虑安排专人常驻该场,以确保该场建成后环保工艺符合预先设计的要求。

  争取3年左右杜绝地沟油

  蒙敬杭还特别提到,此前在接受《晶报》采访时他曾表示,要在任内坚决解决深圳本地产生的地沟油问题,以确保百姓的餐桌安全。并称“有信心用3年左右时间,坚决杜绝深圳本地地沟油的出现。”

  据了解,此次深圳推行垃圾分类工作除了要加强宣传教育, 善法规政策、奖惩办法和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外,最关键的就是把有机垃圾和餐厨垃圾单独分出来,进行单独的收运处理,为此市里也新规划了6个餐厨垃圾处理场,进行专项的处理,通过多项措施并举,努力实现到2015年实现全市垃圾零增长。

  若叫停执法外包, 人手不足怎么办?

  深圳城管外包“涉黑”事件引发全国媒体热议

  晶报讯(记者 陈晓航 实习生 陈梓洁)7月下旬,市城管局曾对外透露,城管可能不再外包给公司,深圳最迟两周内出台新政。随着日期逼近,市民普遍关注:运行了5年之久的深圳城管外包制度,会否退出舞台?

  记者发现,由深圳城管外包制度引发的争议和反思,正引发国内诸多媒体热议,其中,合法性“先天不足”、引发社会问题和该采取何种替代模式是三大关注焦点。

  中国广播网评论指出,城管执法是不能够被外包的,充其量外包人员只能够从事一些比如违法的劝导,垃圾清理、绿化养护等等这样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检察日报》的一篇“法治时评”认为,城管外包合法性“先天不足”。

  与此同时,不少评论文章提出,如果深圳新政真的叫停外包,而1531名执法人员又确实不够用,那么,寻找行之有效的替代模式,保证城市管理不出现真空,将是深圳城管面临的又一课题。

  名词解释

  “全口径”

  指的是统计方法与统计范围,即被吹歪、枝叶受损、倒伏和彻底毁坏的树木数量总和。

分享
  •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newsd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